更新时间:2022.01.16
刑事诉讼法的管辖问题的规定是将管辖划分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审判管辖又分为普通管辖和专门管辖;普通管辖又进一步划分为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指定管辖。
刑法并未规定一定要对累犯限制减刑,只规定了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根据法律规定,会被批捕的犯罪分子需要是以下情形: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刑事诉讼法判决时间规定有: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传唤当事人,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
刑法对减刑的规定在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刑事诉讼时效规定如下: 1、法定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时效为五年; 2、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时效为十年; 3、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为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时效为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罚是20年以上
最新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需要拘留的情形的规定有: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3.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5.有流窜作案、多
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不满12周岁的人犯罪的,属于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14-16周岁的人犯法定八类恶性犯罪、12-14周岁的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经最高检追诉的,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属于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刑事诉讼法规则抗诉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
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