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5
民事诉讼代理人费用是: 1、在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情况下是800元到1万元一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基础服务费1000~2000元。争议财产标的额超过1万元的,按下列比例分段累进计算。
公民代理诉讼是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属或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与其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担任公民代理。
我国《民法典》中对于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的年龄规定为:一般是年满十八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能作为他人的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年龄规定:一般是年满十八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能作为他人的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中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民事诉讼,其诉讼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诉讼时效依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通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事诉讼流程具体如下: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法院应在5日内将答辩书复印件送达原告;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院调查; 6、法庭辩论
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