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行政处罚决定书需要载明的事项包括:被处罚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违法的事实和证据;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履行行政处罚的方式和期限;当事人的救济途径和期限;以及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日期。
治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保存多长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依据档案法的规定,档案保管一般不少于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载入个人档案影响职务晋升等,对于参军政审或者公检法类的公务员考试,政审环节会被淘汰的。 1、在我国,行政拘留是不记入个人档案的,就象被罚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地址; 2、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履行方式和期限; 5、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和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后,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可起诉。如果当事人已经申请行政复议的,则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可起诉。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被处罚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身份信息;违法的事实和行政机关依法收集到的证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被处罚人履行行政处罚的方式和期限;以及救济途径和期限等。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地址; 2、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履行方式和期限; 5、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和日期。
对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复议期限或诉讼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如果被处罚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救济其权益,也拒不履行的,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就可以在上述期限内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要在十五日内缴清罚款。缴纳罚款要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定的银行缴纳;如果是行政机关当初开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明应当场缴纳罚款的,应当当场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