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监护人的确定方式有:法定确定,即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协议确定;遗嘱指定;法院指定等。监护人的职责有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这些情况下可以变更监护权: 1、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 3、失去监护人。而且变更的监护人也是有条件的。
法院依职指定监护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未成年人的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 2、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需要由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
以下三种情况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 1、原抚养方因经济困难、失业或患病,无力继续抚养子女。子女尚年幼、让女方抚养较为合适的实际情况,法院一般都倾向于把小孩裁判由女方携带抚养。但随着子女的成长,子女教育、医疗等所需抚养费用越来越大,不少原来取得
答案是可以的。如果是非常严重的,可以办理监外执行。不过比较困难,既然已经判刑了,就会执行。有一些监狱是专门收押病犯的。另外,有精神病的,在执行后也可以办理保外就医。精神病人如果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的,是不需要承担刑事
申请变更监护人需要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变更。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法院依职指定监护人条件: 1、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需要由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监护; 2、未成年人的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
指定监护适用的条件是监护人对承担监护责任有争议,包括后一顺序的人不同意由前一顺序的人担任,或同一顺序的人相互争着要当监护人的。此时就需要由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进行指定。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如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
监护人不是随意变更的,监护人的变更的情况具体如下: (1)残疾人的配偶; (2)残疾人的父母; (3)残疾人的成年子女; (4)残疾人近亲亲属; (5)残疾人的其他亲属、朋友,但要经残疾人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认可的; (6)没有
间歇性精神病人若在无法辨认自身行为时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若可以辨认自身行为,则应当按照刑法规定处罚。《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