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30
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所取得的一切违法所得可以认定为是盗窃罪的赃物。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日本盗窃的处罚相当严厉的,盗窃数额较小处3年以下徒刑或罚款,盗窃罪最重可判10年监禁或处罚款高达50万日元。如果是在路上捡到他人物品,一旦据为己有,照样视为盗窃行为,称之是遗失物横领罪,可处以一年以下徒刑及10万日元以下罚款。
扒窃的定义为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扒窃,一般构成盗窃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司法实践,盗窃罪立案的条件有: 1、盗窃数额较大(财物价值1千元至3千元以上)。 2、盗窃数额巨大(财物价值3万元至10万元以上)。 3、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财物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 4、多次盗窃。 5、入户盗窃。 6、携带凶器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即使窃取他人财务又主动退还的,也已经构成犯罪,主动退还只不过作为一个酌定情节来考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
以下要素会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公文、证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公文、证件
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法定条件是: 1、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3、侵害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4、客观上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被原谅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盗窃其他亲戚的财物属于盗窃罪。盗窃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即使给予刑事处罚,也应该从轻处罚。盗窃罪按照盗窃数额和犯罪情节确定量刑标准。
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为直接故意; 3、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3.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4.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