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属于合同诈骗的情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
合同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属于合同诈骗的情况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
我国民法所界定的“合同欺诈”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行为。 而刑法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描述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
认定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存在下列行为表现才叫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构成该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当中,通过各种方法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达二万元以上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
以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1、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2、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4、属于无效合同的其他情形。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符合以下条件时会构成合同诈骗罪:法律上适格的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客观上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对对方当事人实施了骗取其较大数额财物的不法行为。亦即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秩序的管理以及有关公
以下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 (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 (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即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交付才能生效的合同。 典型的实践合同包括以下几种: (一)定金合同; (二)借用合同; (三)保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物交付他方保管的合同; (四)
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构成合同诈骗: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