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以下几种情况,属于法定许可: 1、当事人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等非盈利目的,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法定许可的其他情况。
专利许可合同的类型有: 1、普遍许可合同,又称非独占许可合同。 2、排他许可合同,又称独家许可合同。 3、独占许可合同,又称完全许可合同。 4、分售许可合同。 5、交叉许可合同,又称互惠许可合同。
专利权许可备案的作用是保障双方的利益,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提供参考。全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利合同的备案工作。
专利许可合同的内容有: 1、专利技术内容及专利实施方法; 2、实施许可合同的类型; 3、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和区域范围; 4、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条款; 5、专利权缺陷担保及担保条款; 6、专利许可费及其支付方式; 7、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签订专利许可合同应当注意专利权人主体资格、专利权的存续期间和专利实施许可的范围。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八百六十五条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仅在该专利权的存续期限内有效。专利权有效期限届满或者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人不得就该专利与
专利许可使用方式如下:独家许可、独家许可、普通许可、交叉许可和分许可。以上分类主要以许可的范围、性质和权限为依据。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利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许可合同,向
共有专利权的取得方式有以下几种: 1、自主研发; 2、专利转让,专利权直接转让给对发,收取转让费。签订合同,然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项目变更手续; 3、专利执行许可,收取专利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专利侵权行为有下列六类: 1、制造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未经许可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4、未经许可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未经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