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共同犯罪不一定存在主犯和从犯,可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和我国司法实践经验进行,具体如下: 1.根据《刑法》有关法律规定:刑法对主犯的规定,是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涵括了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情况; 2.司法实践过程中结合
盗窃共同犯罪的数额,是按照各共同犯罪人的总盗窃数额来认定。如果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巨大;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认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条件是: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主体为特殊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的适用情况: 1、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2、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
应这样合理认定共同犯罪的数额:一般情况下,共同犯罪是一种犯罪的特殊形态,在定罪的时候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均指向体现犯罪结果的犯罪金额。
共同犯罪的数额的合理认定: 一是区别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 二是根据《刑法》第26条第 (3)、 (4)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不能推导出对从犯、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认。 三是对一般犯罪中的从犯的犯罪数额的认定上,笔者认为以
应当视情况区别对待: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
犯脱逃罪的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
脱逃罪的判刑: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
逃税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法定比例的情形,构成逃税罪。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可以从轻处罚。
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脱逃罪的客体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所以脱逃罪的犯罪对象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逃脱罪的主要特征: (1)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
脱逃罪的犯罪构成: 1、主观方面是故意; 2、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3、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
刑事脱逃罪既遂的量刑处罚为:犯此罪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