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应当履行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 1、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基础作用; 2、权益保护。权益保护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行为预防。行为预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 4、行为矫正
未成年犯罪取保候审需要的条件如下: 1、未成年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未成年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未成年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
处理未成年人盗窃罪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下: 1、处理未成年人盗窃应贯彻两个特殊原则。一是区别对待原则。尽管很多未成年人实施的盗窃,从手法、动机、结果看与成年人并无太大差别,但是,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
审理毒品共同犯罪案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区分主犯和从犯,应当以各共同犯罪人在毒品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根据。要从犯意提起、具体行为分工、出资和实际分得毒赃多少以
我国法律规定。案件可以当场宣判,也可以不当场宣判(看法院决定)。不论什么案件,是否公开审理的,必须公开宣判。
未成年犯罪的八种情形为:1、犯故意杀人的;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3、抢劫的;4、强奸的;5、贩卖毒品的;6、放火的;7、爆炸的;8、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未成年犯罪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且未满18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性侵未成年算是犯罪。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有严重罪行的应负刑事责任。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未成年犯故意伤害罪的相关判刑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未成年故意伤害他人的,已满十四周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