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是受诉法院不具有管辖权的,移给有管辖权的法院,被移交的法院认为自己无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将案件的管辖权依法进行移交处理。
可以在出现下列情形时由持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1、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2、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
公司解散诉讼由股东提起,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就可以提起: 1、法定解散,指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导致公司解散; 2、强制解散,指公司运营出现问题,相关机关或人民法院强制要求其解散的情形; 3、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股东达到法定规定请求解散公司。
起诉公司解散的受理条件包括: 1、请求解散的人为持有百分之十以上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的股东; 2、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法院将受理该请求。解散后十五日内
如果公司章程中规定了营业期限,在此期限届满前,股东会可以形成延长营业期限的决议,如果没有形成此决议,公司即进入解散程序。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遗产官司诉讼管辖的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由此可见,我国法院对于继承案件的管辖不是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而是适用专属管辖的原则。
公司一经解散,便不能进行与清算无关的活动。只能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清算组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公司解散之诉的管辖范围具体如下: 1、由于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属于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2、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确定诉讼离婚的管辖权:一般离婚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需要制特别注意的是,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原告起诉时,应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而在合同纠纷中,则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由哪个法院来管辖,这在法律上称为“约定管辖”或者“选择管辖”。此外,因为合同纠纷可以适用“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的
公司解散的流程大概如下: 1、在法定时间内及时成立清算组; 2、清算组通知、公告债权人; 3、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制定清算方案,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5、清偿公司债务,分配剩余财产; 6、依法制作清
公司解散的流程是: (一)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成立清算组; (二)清算组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三)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公司解散的程序是: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或者股东大会决定解散的,应当在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2、通知债权人,清算组应当在十日内通知债权人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3、注销登记,将股东、有关机关的清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