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1
遗产分割不一定非要办理公证,公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遗产纠纷。具体到底要不要公证看当事人自己的意愿,不公证遗嘱也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获得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遗产分割要遵守的法律规定有: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可以开始分割遗产;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遗嘱的,要按照遗嘱办理。
法定继承遗产的分割: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均等。
遗产分割协议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遗产继承人及有关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遗产继承人及有关当事人之间就遗产分配问题协商一致而达成遗产分割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遗产分割协议有法律规定公证需要注意些以下几点
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协议,如:家庭财产分割协议、遗产分割协议、、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等,每件收费400元
遗产分割协议不是一定要公证。只要公民在签订遗产分割协议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遗产分割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的行为是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那么遗产分割协议即使不公证也会具有法律
目前,遗产继承公证费已经调整了,证明财产继承、赠与、接受遗赠的收费标准,不再按受益额的2%收取。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出《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决定
公证遗嘱不需要见证人,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都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公证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办理。办理遗嘱公证的程序如下:1、遗嘱人首先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申请,填写申请表,同时需要提供的材料有:身份证、遗嘱原
起诉离婚,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
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双方都不应当直接分割财产,因为这时候双方仍然处于合法的婚姻关系。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共同共有,不能随便分割。除非一方存在重大理由,才能在婚姻关系程序期间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离婚不需要先分割财产。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