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批捕与逮捕是两个概念,区别在于: 批捕,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嫌疑人已查清的犯罪事实,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而做出的批准逮捕决定。 逮捕,则是由公安机关依据人民检察院做出的批捕决定,对嫌疑人实施收监等待公诉的具体行为。批捕
被批准逮捕后可以向检察院申请取保候审。如果已经由检察院批捕,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但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等,不得取保候审。
批捕了符合以下条件的还能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
不一样。 1、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逮捕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批捕的主体是检察机关,也就是说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利作出相应的决定和批准。 2、执行的时机不同:逮捕是在案件审查之前或者诉讼开始之前;批捕是在对案件进行侦查并结束之
逮捕和批捕是不一样的。批捕是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决定,逮捕是公安机关的执行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出现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可以取保候审。
批捕是严重一些的。批捕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犯罪嫌疑人已查清的犯罪事实,认为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而做出的批准逮捕的决定;逮捕,是由公安机关依据人民检察院做出的批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收监等待对其公诉的具体行为。
不批准逮捕案底不一定会被保留,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即可视同没有犯罪,有可能只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者其他行政法规处理。
一般在人民检察院。 首先,批捕后取保候审决定权在人民检察院。一般是向检察院进行申请取保候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首
一般还要审判,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但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审判。
1、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要看公安报逮捕的时间,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报送逮捕的材料后,七天内要作出逮捕或者不逮捕的决定。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3、异地执行拘留的,应当在到达管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在逮捕后。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办案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监督活动。 羁押必要性审查从犯罪
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告人在被依法批准逮捕之后,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但最终是否能获得批准,还要看实际有没有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