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相关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行政复议期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
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
经过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状中应当包括:原被告双方的姓名,名称,地址等详细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以及可以支持该诉讼请求的事实和证据、证据清单,最后写明起诉的日期。
行政机关吊销任职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依据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常见行政行为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 (一)国家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 (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是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以及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国务院统一领导,负责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各项行政事务。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国家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是司法活动。二者的联系是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都是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渠道。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两个并行的法律救济制度。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都有对其合法权益保护的救济功能。但两者有着区别,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是在行政诉讼之前进行的。而行政诉讼是司法救济,由人民法院作出诉讼裁决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处理机关不同,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性质不同,前者属于行政行为,后者属于司法活动;受案范围不同,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范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联系是两者都属于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