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3
加班费属于劳动报酬。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加班加点工资;津贴和补贴;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加班费用的计算: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加班费引起的劳动争议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加班费劳动仲裁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当事人一方向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支付加班费标准如下: 1、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标准工
我国劳动法对法定加班时间的规定如下: (1)要和工商劳动者协会协商进行加班,要求加班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2)如果有特殊原因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每天安排加班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假期上班工资是多少 1、安排
劳动法里有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果既不安排补休,也不发放加班费,就是违法行为。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这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的,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时,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补休
不给加班费给调休不一定合法,因为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如果是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如果能安排调休的可以不支付加班费。
不合法。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在休息日加班,应该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正常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而不能认为另外100%的加班工资已经包括在正常发放的工资之中,因此只支付100%的加班工资。
不合法。用人单位安排试用期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休息日工作的,应当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