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并不意味着之后都不会再起诉了,不批捕有可能是因为犯罪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不需要进行羁押,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所以被取保候审了,等公安机关补充相关证据由检察官审查后,也可能会起诉到法院。
批捕后24小时材料不会移交到检察院,批捕之后的工作还是继续侦查,只有公安机关自己确定了所有的证据链条都不存在着任何瑕疵的情况下才会把相关的材料移交到检察院。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结和不会判决刑罚。 如果最终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过一般能取保也说明案情不是很严重,量刑在三年以下还有可能判缓刑的。
职务侵占拿到谅解书只要证据充足,情节构成犯罪的,检察院就会进行批捕。如果在进行职务侵占之后拿到了谅解书,检察院还是会进行批捕的,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话就会进行立案调查,该进行判刑就进行判刑。
因寻衅滋事行为被抓,有受害人谅解书的,检察院是否批捕需要由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行为人涉嫌盗窃案,但公安机关掌握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检察院不会批捕。批准逮捕是一个程序工作,批准是检察机关的权限,逮捕一般是侦查机关,即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侦查部的工作。
检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候审后也可能会判刑。不予批捕和取保候审都不能代表嫌疑人不构成犯罪,如果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后证据确凿、充分,证明犯罪分子确实存在犯罪事实的,则依然会被判刑。 逮捕和取保候审只是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强制措施,与最终是否判刑没有
案件从检察院到法院一般要一个月到两个月会开庭。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案件由检察院移交到法院后,法院一般两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向同级检察院提交提请批准逮捕书、案卷材料和搜集到的证据; 由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的。逮捕是国家司法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检察院不批准继续侦查,即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案件中的一些事实进行进一步调查
诈骗罪检察院批捕要满足以下条件: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或者是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等。
满足以下条件的,检察院可以二次批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现实危险等社会危险性较大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