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3
逃税罪中的偷税额是指在确定的纳税期间,不缴或者少缴各税种税款的总额。而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是指一个纳税年度中的各税种偷税总额与该纳税年度应纳税总额的比例。并且各纳税年度的偷税数额应当累计计算,偷税百分比应当按照最高的百分比确定。
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是: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2.纳税人五年内因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以欺骗或者隐瞒的手段来达到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纳税申报的目的,以逃避缴纳大额税款的行为。纳税人虚报、瞒报、漏报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可认定为逃税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逃税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
应这样认定共同犯罪的数额: 1、对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应当依照犯罪总额来认定; 2、对一般犯罪中的从犯的犯罪数额认定,以定罪的数额为前提,适当参考其个人所得赃款数额。
共同犯罪的数额的认定方式为以分赃的金额作为犯罪金额。对从犯、胁从犯来说,其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及危害结果与主犯一致,犯罪金额也应当与主犯一致。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财物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价格计算。 多次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未经行政处罚,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所得、犯罪所
不按纳税年度确定纳税期的其他纳税人,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按照行为人最后一次偷税行为发生之日前一年中各税种偷税总额与该年纳税总额的比例确定。纳税义务存续期间不足一个纳税年度的,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按照各税种偷税总额与实际发生纳
职务侵占中犯罪数额在六万元以上不满四十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犯罪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一千五百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犯罪,属于职务侵占罪。
逃税罪数额的认定是,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应按下列标准予以认定: 1、犯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窃的数额用以下方法认定:根据被盗窃物品的市场价值予以认定;根据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认定;盗窃公私财物,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可以按照下列标准来认定诈骗罪的犯罪数额: 1、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的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较大; 2、数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巨大; 3、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贪污罪的犯罪数额的确定是:贪污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