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刑法对于累犯的规定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对于醉酒驾驶是这样规定的: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追逐竞驶,情节恶劣、醉酒驾驶机动车等法定情形之一的,对其应处拘役,并处罚金。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
人民法院在对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犯罪人裁量适用刑罚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刑的规定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允许在法定刑之外适用刑罚。这既是刑法中罪行法定原则的要求,也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的规定是: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法律对于军人违法犯罪的规定是由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军人如果在地方作案的,当地的公安机关应移交军队的保卫部门进行侦查。地方人员如果在军队的营区作案的,会交给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我国《刑法》对窝藏、包庇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行为人构成该罪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则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事前通谋的,则按共同犯罪来处罚。
我国对犯罪未遂的处罚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未遂犯首先要按照所犯之罪的既遂的标准确定一个基准刑,然后在基准刑基础上参考案情事实、犯罪情节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故意杀人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
累犯如果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则不会被限制减刑。我国刑法对限制减刑的规定是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
累犯有两种认定,一种是普通累犯,一种是特别累犯。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后,五年内再犯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是累犯,应从重处罚;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或者赦免后
刑法并未规定一定要对累犯限制减刑,只规定了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