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8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诈骗未遂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予从轻或者减轻。根据我国
首先应看未成年的年龄,如果未成年人在十六周岁以下,是不用承担诈骗罪的刑事责任的,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则应承担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三千元以上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集资诈骗代理人的判刑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是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有必要对“情节严重”作明确的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行为模式包括: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
合同诈骗未遂的,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合同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未遂犯可以在此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诈骗未遂的处理:诈骗未遂的行为应当以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而言,由于诈骗未遂犯所造成的实际危害,比既遂犯轻一些,因此的比照诈骗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从轻或减轻的幅度,应
集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其“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司法实践中,集资诈骗行为与一般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之间的界限,有
抢夺未遂的处理为:抢夺未遂应依照抢夺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判多少年要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来具体决定。 抢夺罪在我国刑法中是这样规定的: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非法集资坐牢后需要清偿债务,因为非法集资所欠下的债务不因受到刑事处罚而取消,而受到的损失由个人承担,当非法集资被抓后,个人财产将会用于债务债权清退,而剩下的公款将会依法没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