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30
受贿罪的认定如下: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犯罪对象是财产;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产,或者收受他人财产,为他人谋取利益; 3、主要要素,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4、
收受贿赂的确定条件: 一、收受贿赂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二、收受贿赂的客观条件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了非法的利益。 三、因为为了贿赂人谋取非法的利益,而向贿赂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取贿赂人的财物。
收礼是亲戚、朋友之间互赠、互济、互通感情,与公务无关的行为。 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界定收礼与受贿,要考虑礼金的数额、送礼的原因、双方的关系,尤其要依据法律。 收礼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共同受贿犯罪适用的的认定标准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共同受贿犯罪在客观方面,是指两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受贿犯罪行为。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
认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需要包括四个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
行为人构成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重罪还是轻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还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
一直以来,贪污受贿犯罪的量刑标准问题备受争议。为了矫正贪污受贿犯罪“计赃论罪”之量刑标准过于机械化的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犯罪采取“数额+情节”的定罪量刑模式,并提高了贪污受贿
受贿罪共犯的判刑,在下列判刑基础上减轻处罚: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l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
受贿罪既遂的刑事责任要根据受贿金额的大小、受贿情节来判决。 1、受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在20万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
1.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 2.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一万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
行为人贪污受贿的,判刑标准如下:行为人贪污2000元到5000元的,应该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或拘役六个月,当事人贪污受贿每增加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直至有期徒刑二年。个人贪污受贿5000元,判有期徒刑一年以上;贪污5万元的,判处有期徒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