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3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的,根据本人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标准为: (一)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
上班按三倍工资算,不上班按平时工资算,十月一号至三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上班,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也应该依法支付工资。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
(一)、按年、季、月的天数进行核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
劳动者二月份的工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并结合劳动者的实际用工和绩效完成情况来计算,法律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税后工资计算方式税后工资等于个人的工资总额减去个人的社保和公积金的缴费数额减去个人所得税的税款。 税后工资指先扣除自己的五险一金,再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发放的工资。 税后工资与税前工资的区别如下: 1、不同的影响因素。税后工资是直接影响市
有工资,具体按照单位和国家制度来算。探亲假是国家规定的个人享受的权利,但是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休假就可以休假的。工作单位有权利根据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你在单位工作的重要性,来调整休假时间。
产假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1、连续工龄不满两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3、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节假日的工资按平时工资的三倍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 1、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
年假工资的计算是: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工伤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