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12类毒品犯罪: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
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挂钩。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有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但是不能以劳务、商业特许经营权出资。以非货币方式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提供评估报告。
毒品犯罪,被规定在我国《刑法》分则的第六章第七节里,从《刑法》第347条开始,规定了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容留
(一)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的赔偿方式。 (二)恢复原状:指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条件下才能适用。
我国有毒品犯罪立案标准。如贩卖毒品立案标准如下:行为人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予以追责的。而对于贩卖毒品的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贩卖鸦片二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作用是,从程序上保证作为实体法的刑法的实现,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的体现,是为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的,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我国法律对追究外国人犯罪的规定如下: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上犯罪的人; 3、犯罪行为或者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我国《刑法》对销售有毒食品罪的立案规定为:行为人销售明知掺有有毒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或者销售使用瘦肉精养殖的供人食用的动物的,也应予以立案。
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一般是指: 1、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中的对有价证券的正常管理活动; 4、客观方面是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是: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和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