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1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上对伪劣产品是明知的。如不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销售的,由于其主观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如果
根据刑法条例,单位或者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材料的,或者明知所销售的食品中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材料,仍继续销售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导致受害人的健康受到严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在情节轻微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
行为人或者单位生产假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销售明知是假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生产者、销售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以次充好,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 1、导致生产受到损失达20000元以上的; 2、导致其他的生产
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刑法对其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行为人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对其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几年 如果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在经营过程中掺假售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并且达到法定金额的,就构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1、如果销售金额在五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此罪规定了四个法定量刑情节,分别是: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犯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2、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
对于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或者销售明知是假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相关法律责任:1、导致生产经济损失达2万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生产、销售假药的基本刑是三年以下有
生产、销售假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该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的行为就应该定罪。“生产”是指一切加工、制造、配制、采集、收集某种物品充当合格或特定药品的行为,都是生产假药的行为;“销售”是指一切有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指的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或者掺假,从而达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效果,一般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或掺假,以假冒真,以次充好、或使用不合格的商品冒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