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职工可以在下列情形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其他。
可以。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与其它劳动合同只是期限上有所不同,在其它方面仍应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因此,当出现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时,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被解除。因此,当约定的解除条件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用
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属于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是终止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等情形;而劳动者要离职的,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解除合同通知书可以拒收,但是接收方“拒收”的行为不影响合同到期解除的法律后果。只要解除通知符合法定条件,寄件方履行了通知解除义务,且该信件已送到接收方的有效地址,被“拒绝”退回不影响已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
合同的当事人享有合同解除权。根据法律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怀孕期间孕妇可以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后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符合下列情形的,违约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但不免除违约方违约责任的承担: 1、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2、一方明示违约的; 3、具有其他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
合同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和法律原则和精神所要求的义务。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享有解除权,只有在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根本违约时,另一方才享有解除权。
不可以单方解除无效合同。无效合同必须经过法院做出无效认定。合同无效,需要当事人返还原物,无法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而合同解除,需要当事人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予以补偿。
担保合同可以附期限解除。担保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时间以及解除事由,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居间合同通常来说是不可以随时解除的。居间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或者属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