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5
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主要包括:法定免责事由,或双方约定的免责事由。且法定免责事由一般是指不可抗力,即自然因素、政府行为、公众行为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等客观情况。
违约金和定金一般不能同时适用。定金和违约金,都是为督促合同方履行义务而设立的一种责任。其中,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
对于违约合同,如是预期违约,对方通过明示或默示的表达出违约的意思,则我方可以不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在确定违约事实后,违约方能够提早找对方进行协商,降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减轻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另一方在违约方提早通知情况时,应当予以配合。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同时又符合侵权要件,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一并产生,违约责任的请求权与侵权责任的索赔请求权发生重叠,形成请求权的竞合。
违约责任属于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类型有: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采取补救措施的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比较如下: (一)产生基础不同。 (二)归责原则不同。 (三)举证责任不同。 (四)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不同。 (五)责任范围不同。 (六)承担责任的法律后果及方式不同。 (七)对第三者的责任不同。 (八)诉讼管辖不同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在于,违约是因合同等约定中一方不履行或不能按照约定的方式、时间等履行义务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而侵权责任则是指行为人因过错或过失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承担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责任。
二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两者产生的根据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根据是先合同义务,而违约责任只能产生于已经生效的合同。两者责任保护的利益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信赖利益,违约责任重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履行利益。两者的责任的性质不同,缔约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当一方出现违约情形时,应当支付另一方违约金,违约金可以约定具体数额也可以约定计算方法。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某些具体违约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
违约责任条款由合同的当事人协商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具体的违约情形,和一方违约时需承担的责任。可约定的违约责任包括,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违约的责任。
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合同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会选择以违约金的方式确认违约责任。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果达不成协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可以视情况由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