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5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受理后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开庭审理判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医疗事故是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伤害程度进行分级,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和严重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3、三级医疗事故:轻度残疾、器
不属于。“医疗人身损害赔偿”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在法律适用、鉴定类别、赔偿项目、赔偿标准和赔偿数额上,都有很大不同。 1、法律适用方面审理“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鉴定权赋予省、市、县三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这三级机构做出的有效鉴定,方可作为认定医疗事故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
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主要为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
①造成医疗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 ②上述主体必须是过失行为。 ③过失行为必需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若上述主体的过失行为 ④不良后果与过失行为之间必须存有直接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为: 1、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及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其主要犯罪对象为:生命健康安全正收到疾病折磨的病人; 2、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收集的证据包括: 1、患者的病历,患者病历还包括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患者就诊最原始的证据材料。如果因为抢救急危患者,没有及时书写病历的,相关人员要在抢救结束后,六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2、处方和药品,一般各医院都
医疗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医务工作的管理秩序。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的身体健康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条中的两个“严重”:一、医务人员必须是严重不负责任,而一般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