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9
紧急避险,属于违法阻却事由之一,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只有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行为人才成立紧急避险:1、行为人紧急避险的目的是使得公共利益、本人合法权益、他人合法权益不受到危险损害;2、现场存在一个正在发生的
根据挪用公款的用途、去向不同,挪用公款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要求不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
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刑要分以下几种情形: 1、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刑事责任一般指的是行为人因触及刑法及相关法律应该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针对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行为人,应该负刑事责任。 2、针对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若所犯的是故意杀人罪、或因故意伤害导致受害
于2021年6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不同责任年龄犯罪、惩罚原则不一样,对于跨年龄犯罪的认定,不能按照前后一并认定的方法去处理,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不同的年龄时期,分别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已经丧失行为能力,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由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那一天开始,被害人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行为,不仅仅危及到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的重大损失。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业务过失类的犯罪,是指从事业务的人员违反了业务上的注意义务以及相关的规定,从而造成他人死亡受伤的行为。我国刑
根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企业监事主要承担监督的责任,监督对象主要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董事高管执行职务的行为、董事会决议的事项等等。如果企业监事发现财务状况有异常的,可以进行调查,或者在必要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调查工作,该聘请的费用由企业承担
可以从以下几点区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 1、两者的性质和依据不同,刑事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采用的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但不构成犯罪的人给予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制裁; 2、对
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的对称。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不法行为依法应直接承担的民事责任。领导责任是指有关领导人员在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时,承担的与领导工作职责相关的责任,分为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有以下几点: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
民事刑事行政三者的区别如下: 1、行政违法案件由行政部门处理,民事违法由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违法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处理; 2、行政的主体是不平等的双方,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事案件的主体有控辩双方组成; 3、解决原则上罪刑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