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3
合同诈骗罪诈骗金额的确定:合同诈骗罪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为1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数额巨大”为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数额特别巨大”为5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数额较大”为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数额巨大”为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
无法履行的合同不一定是无效合同。一般来说,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无效合同: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
合同无效由人民法院来确定。合同无效后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或作折价补偿,同时应由过错方酌情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因而,行为人利用口头合同或书面合同进行诈骗,其法律性质和法律责任都是一样的。是否成立合同诈骗,主要看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诈骗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即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签订合同,从而获得他人财物的,是合同诈骗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审判。 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
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的判定标准有: 1、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 2、当事人并非以非法占有对方财产为目的,且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履行的诚意和积极行为的,属于合同纠纷。
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可以起诉确认合同无效。只要是符合下列条件的,就可以提起诉讼: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欺诈合同一般不属于无效合同。因欺诈所签订的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自行解除,或者由受欺诈方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确认合同效力。
一般的欺诈是可撤销可变更的,如果损害国家利益了就是无效的。效力待定是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而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有效的一般自成立起生效,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效力自始无效。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
1、签订合同时,对方处于虚假的意思表示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后来才有了诈骗财物的目的。合同签订时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具备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 2、若对方以欺诈手段使合同另一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之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此时合同效力待定。受欺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