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后果特别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由其徒刑,并处罚金。所以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定刑最高为七年。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且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为人侵犯商业秘密的立案标准为: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属复杂客体。
商业秘密受《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保护。侵犯商业秘密给受害人代理损害的,以其所遭受的实际损失额进行赔偿,如果权利人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应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为赔偿额。
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的做法有: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违反权利人的要求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对他人的上述行为,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但是仍然接受他人的侵权行为结果,获取、披
当事人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既遂的,处罚的相关规定为: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
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条款或者双方签订了保密协议,则违反商业秘密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去申请劳动仲裁。但如果没有约定,则一般属于民事争议。
有下列行为要点:1.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也可以是其他人。2.客观上,行为主体实施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实施的方式有盗窃、利诱、胁迫或不当披露、使用。3.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或者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商业秘密犯罪构成要件有: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是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3、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合法商业秘密的行为。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可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给受害人带来损害的,以其所遭受的实际损失额进行赔偿,如果权利人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应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为赔偿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