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工伤认定后单位不赔偿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再由用人单位偿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请求相关部门强制执行。
单位不主动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申请,申请的期限为:从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部门为: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单位来说,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其违法行为,并且,
工伤鉴定单位不给办,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者被单位非过失性辞退能要求经济补偿,被违法辞退可以要求双倍赔偿金,被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后应当有补偿。劳动合同结束、按规定如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应按照工作年限、工资标准进行分段计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的,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单位不给申报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自己申报,也可以和用人单位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属于工伤的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法律规定的情形;由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及其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有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