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减轻的主要情节如下: 1、已满14周岁不满18一岁未成年犯; 2、防卫过当; 3、避险过当; 4、中止犯; 5、从犯; 6、胁从犯; 7、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 8、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坦白情节。减轻处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减
可以减轻刑事处罚的情况: (一)特殊主体可以减刑刑事处罚。 (二)预备犯、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刑事处罚。 (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缓刑又被称为“
一般情况下,刑事上诉不可以减刑。减刑适用于已经被判处刑罚,且已经开始执行的犯罪分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
刑事案件上诉会不会减刑,关键看一审判决是否证据充分,适应法律是否正确。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
可以减轻刑罚的情况包括: 1、聋哑人或盲人犯罪; 2、预备犯可以根据既遂犯的要求,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予处罚; 5、如实供述自己的罪
下列情况下违反治安管理法规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1、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
存在下列情况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2、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可以减刑;举报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的,可以减刑;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的,可以减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可以减刑;在抗击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的,可以减刑;
累犯可以减刑,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减刑: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