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每个地方工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社会保障局去咨询下。参加社保人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性养老金。
养老金、退休金或者退休工资,三者是同一概念,具体金额是要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测算之后才能够知道的。目前我国测算养老金金额,跟三个因素挂钩: (一)缴交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缴交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的,养老金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并且已经累计缴纳社保费用满十五年及以上后,可以领取退休金。我国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必须年满六十周岁以上,女性职工必须年满五十五周岁以上。除了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39年和40年工龄对比,这种情况下都会相差基础养老金一年、过渡性养老金一年,如果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始终按照100%基数缴费,养老金会相差2.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即使按照山东省2020年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6573元计算,基本养老金也会
只知道40年工龄是无法计算当事人2023年退休工资的,因为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还需要结合个人工资和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等数据。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计算方法: 1、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年缴费工资与上一年本地平均工资之比相加÷实际缴费年限 4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可自主决定。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确定每年多少钱,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乘以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
工龄工资标准需由公司或用人单位根据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确定 1、若劳动合同有约定的,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计算 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计算 3、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均没有约定的,按照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进行计算
社保的缴费基数主要是根据上一年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月工资来确定,职工社保最低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对于在职职工而言,一般是以职工的当月工资为缴费基数,而大多数公司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会以最低缴费基数
现在没有工龄的规定,都是按照缴纳养老保险年限计算的,至于能领取多少,是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并且还要参照历年的缴费基数,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系数,因此,不能确定能领取多少,只能到退休年龄,社保部门计算为准,另外,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