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民事诉讼并不会影响到个人信用。但是,如果法院判决确定下来之后的义务,或者败诉方没有上诉,判决生效后没有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履行的,那么可能会上法院失信人员的黑名单,然后会影响到个人信用。
发生民事诉讼的,可能会影响出国。不准出国的情形有: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等。
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情况: 1、法定解散,指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导致公司解散; 2、强制解散,指公司运营出现问题,相关机关或人民法院强制要求其解散的情形; 3、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股东达到法定规定请求解散公司。
存在以下情况时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1、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2、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3、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
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等都会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作为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 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
股东代表诉讼撤诉法律允许。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股东代表可以依法提交撤诉申请书,法院判决是否准予撤诉。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
同时满足请求解散的人为持有百分之十以上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的股东;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条件。
公司解散后诉讼的处理办法: 1、公司解散后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应当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2、在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由清算组代表公司参加民事诉讼活动。
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诉权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以自己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于维护股东的合
公司被起诉对股东一般来说没有影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作为股东,公司财产是公司财产,个人财产是个人财产,股东之间不会相互承担责任的。既然公司被起诉,那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责任。其他股东
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情况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严重损害股东权益的,并且无法提供其他途径解决的,则持股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该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