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是。民终案件即民事案件最终判决,也就是终审判决。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为方便审理和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进行的分类。终审判决,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判决。
未成年人若已满十六周岁,则非法拘禁他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定继承是事实行为。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无意设立、改变或者消除民事法律关系,但依照法律规定可以造成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侵权、违约、捡丢失物、发现埋藏物等。事实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概念,包括民事法
侵占罪是根据数额定罪的,各地规定的立案标准都不同。根据相关规定,数额较大:5000至20000元以上。数额巨大:100000元以上。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特有的原则包括: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且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保护公民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时效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是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的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
非法出租枪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非法出租枪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非法集资200万要坐牢。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200万的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
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 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在此之前不应当单独就其中的民事责任进行审
民事纠纷不一定算违法犯罪。刑事责任与侵权民事责任同属法律责任,在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须违法行为的存在,基本上都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都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考察等等。但是就现代社会而论,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二者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
看具体的情况。若达到醉酒驾驶标准,涉嫌犯罪,可能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若未达到醉酒驾驶标准,治安处罚。如果是醉驾的话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拘役。如果发生事故的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民法典》的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