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下列情形可以导致合同无效:合同主体不适格的;合同主体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主体意思表示虚假的;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及公序良俗的合同。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3、合法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即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只要违反上
履行合同有以下情况: 1、中止履行,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未通知债务人,导致履行债务困难的,债务人可以暂停履行或者提取标的物; 2、提前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增加给债权人的
合同履行有哪些情况: 1.中止履行。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2.提前履行。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
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裁员,但是应当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企业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导致合同无效的,有以下的5种情况:1、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来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通过合法的方式来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伙企业法人代表需要承担的风险如下: 一、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源于单位犯罪。 几类常见的单位犯罪: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 2、走私类犯罪; 3、商业贿赂类犯罪; 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二、承担
一、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源于“单位犯罪”。以下是几类常见的单位犯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 (二)走私类犯罪 (三)商业贿赂类犯罪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二、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
合同终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