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要返回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书,不然,劳动者反映到劳动局解决,申请赔偿。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工作必须要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供用电合同特征有: 1、合同的标的物为电,是一种无形物质; 2、格式合同一般采用定型合同。合同条款由供方制定。用方只能决定是否同意订立合同,一般不能决定合同的相关内容; 3、合同的履行是连续的,因为电力的供应和使用是连续的,所以合同的履行是
解除劳动合同的种类包括以下三种: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过错性、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签,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关于续签劳动合同的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或者主动提出不续订的情形除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劳动合同的,一般应当签订
1.合同的标的物是特殊的物品,供用电合同的标的物为电。2.属于格式合同,这类合同一般采用定型化的合同,合同条款是由供方单位拟定的,用方只能决定是否同意订立合同,而一般不能决定合同的相关内容。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公司要给与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双方性。劳动争议协商是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无第三者介入。 2、自愿性。劳动争议双方是基于自愿进行协商,任何人不得强迫。 3、选择性。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争议,也可以不选择协商方式而直接选择调解或仲裁
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需具备下列生效的条件:合同必须完全具备法定的必备条款,所载的条款都须符合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劳动合同一般必须是书面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作为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主体资格;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合法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在法律上有平等性,但是又具有在客观上又具有隶属性;2.这种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没有劳动就不存在劳动关系;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成立的劳动关系有排他性,其与社会上其他主体发生的不是劳动关系;4.这种关系的存在是以劳动为目的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
1、支付双倍工资。 2、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 3、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 4、难以保护商业秘密。 5、难以进行竞业限制。 6、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7、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十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