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3
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享有批捕权: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逮捕或者检察院对自侦案件的决定逮捕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
法院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无论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监视居住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一般由人民法院决定定罪免处。定罪免处是指认定犯罪,免予刑事处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定罪免处的意思是,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予以免除刑事处罚。我国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刑事案件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之后,由合议庭合议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以及怎么量刑,如果合议庭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期间又故意犯罪的处罚,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后罪数罪并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定罪免处予以免除刑事处罚。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没有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吃,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在经过当地的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审理之后,刑事案件会由合议庭合议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哪一种犯罪以及怎么判刑。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了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必须经县以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签发拘留证。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规定期限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执行拘留时,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被拘留人应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
罪犯在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由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 《社区矫正法》规定,对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由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人民法
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
撤销缓刑决定书是人民法院决定,送交公安机关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