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劳务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1、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带着仲裁裁决书、起诉书到基层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同意立案,会同意立案回执; 3、人民法院通知当事人参加庭审的时间; 4、庭审中,由双方进行质证、交换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这样解决: 1、劳动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补偿金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此而产生争议的,还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的仲裁申请和相关的证据材料。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 2、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
工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工伤的赔偿标准是: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七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低于本地的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工资标准元计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解除劳动合同时,还有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共计4个月的本省社平工资。 3、还有误工费(停工留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等事项发生的争议;其他。
工伤赔偿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者纠纷双方不愿意调解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一般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实际工作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由其对双方之间的工伤赔偿纠纷进行裁决。对于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收
工伤赔偿纠纷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1、申请工伤认定: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只有确定了具体等级才能确定赔偿标准。 3、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申领由工伤保险基金后向劳动
1、进行工伤治疗。 2、委托律师全程代理。 3、申请工伤认定。 4、申请工伤鉴定(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鉴定)。 5、确定赔偿项目及赔偿数额。 6、进行工伤保险理赔。 7、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工伤纠纷处理方式: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
如果是当事人与社保经办机构之间的工伤保险纠纷,一般不属于劳动争议;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公司保险纠纷,一般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去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