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一、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起点为人民币二千元。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的十种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起点为人民币一千元; 二、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起点为人民币三万元; 三、抢夺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为人民币二十万元。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是一千元,这是全国通用的入罪金额,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并且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物品等,不包括枪支、弹药、公文、证件、印章
1.抢夺罪为单一客体只侵犯公私财产。抢劫罪为复杂客体,侵犯的不仅是公私财产,而且是人身权利。 2.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物,并且法律上没有数额的限制;而抢夺罪则是乘人不备,公然从财物所有人手中抢走财物,并且法律要求数额
抢劫罪立案标准是已实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较为常见的有殴打、捆绑、禁闭、伤害、杀害。
抢劫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数额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都应当立案侦查。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有: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客体只有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也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
行为人抢夺公共的或私人的财物,如果数额是较大的,或是多次进行抢夺的,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抢夺公共的或私人的财物的数额是不大的,而且情节属于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抢夺,那么就不构成抢夺罪,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标准是该财物的价值在一千到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为,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罪,予以立案追究。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河南抢夺罪,按照以下标准立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
抢夺罪在江苏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湖南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1、抢夺价值人民币2000元为“数额较大”; 2、抢夺骗价值人民币4万元为“数额巨大”; 3、抢夺价值人民币30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