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犯罪既有行为犯罪也有结果犯罪。具体如下: 1、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 2、行为犯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 3、
抢劫案属于行为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一定。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规范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违反刑法构成犯罪。
违法行为不一定属于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而犯罪行为属于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可能不会招致任何处罚,而犯罪行为必然遭受刑罚处罚。 只有满足下列条件的,才是犯罪行为: 1、犯罪是危
分裂国家罪不是行为犯,是举动犯,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行为人构成分裂国家罪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绑架罪是行为犯。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拒捕,有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形的,或者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属于犯罪行为。
拒捕行为一般不属于犯罪行为,但若实施盗窃、抢夺等行为的犯罪分子在拒捕过程中使用暴力的,则可能转化为抢劫罪。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抢劫案属于行为犯。法律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入户抢劫、多次抢劫等抢劫加重犯行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