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一般包括大宗物资的运输合同和零星货物运输合同两种。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货物名称;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名称;起运港和到达港、海、江、河联运货物应载明换装港;货物重量,按体积计费的货物应载明体积;违约责任;特殊条款
要注意下列事项: 1、要审查承运人主体的运输资格和能力。 2、合同订立的形式和内容要规范。 3、关于货物赔偿方面的计算和报价问题要明确约定,最好写明托运人、承运人和收货方三方的免责规定。 4、承运人承运货物时,应对托运人填交的托运单进行查核
货物运输合同签订流程是,首先,合同双方当事人先确定意向;然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价格、数量等具体事项进行协商;然后,合同双方进行总价确认;最后,合同责任确认,双方签字生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百三十三条规
发生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处理方法如下: 1、和解: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
货物运输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为:1、托运人的义务,包括如实申报的义务、按规定向承运人提交审批、检验等文件的义务、包装义务等;2、承运人的义务,包括安全运输义务、通知义务;3、收货人的义务,包括及时提货的义务、支付托运人未付或者少付的运费以及其
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运输始发地、是指货物运输的发运地或者旅客乘运地。目的地,是指货物或者旅客到达地。上述3个地方各人民法院对这类运输合同纠纷都有管辖权,当事
货物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输物,包括各种动产,不动产和无形财产不为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货物。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将承运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托运人支付相应报酬的协议。
货物运输合同的效力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依法成立的有效。货运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货运资格证丢失了的,可以向原发证机关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明;遗失时间说明等资料,发证机关审核通过的,予以补办。法律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遗失、毁损的,应当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证件补发手续。货运资格证即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是道路运输从业
货物运输协议的书写办法:第一步,承运人和托运人就双方基本基本身份信息、货物的名称、性质、重量、数量,收货地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协商一致。第二步,将前述协商的内容记载于书面协议中,并由双方签名、盖章或摁指印,并确认生效时间。
1、货物没有办理声明价值的,承运人按照实际损失的价值进行赔偿,但赔偿最高限额为毛重每公斤20美元。 (2)已向承运人办理货物声明价值的货物,按声明的价值赔偿。 2、超过货物运输合同约定期限运达的货物,承运人应当按照运输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