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7
不赡养老人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官通过调解或者判决让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如果子女拒不执行的,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冻结子女账户,直接划拨存款等方式,迫使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拒绝赡养,情
不赡养老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遗弃罪的,则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行为人如果对于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即可构成该罪。
对于老人何时能获取子女的赡养权或子女对老人达到多大年龄开始承担赡养义务,目前我国法律没有作出年龄段的规定。法律规定是“无劳动能力或是生活困难的老人有权利要求子女尽其赡养义务”。对老人年龄的法律规定,在《老年权益保障法》第二条作出了规定:本法
根据法律规定,赡养老人是儿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另外儿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会被剥夺父母遗产的继承权;被父母起诉后,法院判决强制执行。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这里的赡养,是指赡养人为被赡养的老年人在物质和经济上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关心、扶助和照料老年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父母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子女应当开始支付赡养费,但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子女具体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支付赡养费。实际生活中,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是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认为是没有劳动能力了,所以老人退休的应该开始支付赡养费。
目前我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赡养费的支付标准。确定赡养费内容及标准应以最大限度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原则,兼顾赡养人的给付能力,法院通常会结合被赡养人自身的收入情况、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赡养人的经济状况、负担能力以及各赡养人的负担比例等情况酌情确
老人的赡养费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确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给付赡养费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从父母六十岁左右开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所以赡养父母是作为子女的法定义务,是符合社会善良风俗的道德行为。
老人的赡养费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确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不赡养老人的刑事责任为:如果行为人构成遗弃罪的,则对其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行为人如果对于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即可构成该罪。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如果子女不履行一定的义务,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赡养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赡养,还是精神上的赡养。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的义务,需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