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主要有以下情形: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法律规定的兜底条款,也即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
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权利人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扶养费,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等。
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事由有:起诉、请求、承认。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或者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都是诉讼时效中断的
欠条的诉讼时效中断有下列法定事由: (一)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债务同意履行义务; (三)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欠条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与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等。
诉讼离婚的适用条件有: 1、当事人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2、起诉离婚的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3、起诉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男方起诉的,女方不是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进行诉讼离婚应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双方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 2、提起离婚的一方为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起诉当事人的身份提出离婚诉讼;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诉讼时效期中止条件如下: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在继承开始后未确定; 4、权利人由义务人或者别人控制; 5、权利人
1、在保证期间单独适用时,无论是连带保证还是一般保证,均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延长的法律规定; 2、保证债务与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伴随适用时,在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3、在连带保证责任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