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正确,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必须做到公正公开。由于行政机关在处罚中,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处罚程度的选择等方面都可依情况确定,为了防止具体处罚中的不公正损害当事人权益,从立法和执法方面都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
行政处罚必须公布。《行政处罚法》当中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同时还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
是应当公布,不是可以公布。所谓裁量基准,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裁量空间内,依据立法者意图以及比例原则等的要求并结合执法经验的总结,按照裁量涉及的各种不同事实情节,将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裁量范围加以细化,并设以相对固定的具体判断标准。
违法行为人再被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前,不是必须被责令改正的。如果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能改正的,行政机关可以在处罚前责令其改正;如果不能改正或者无法改正的,则可以适用其他的行政处罚措施。并且责令改正的处罚可以发生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的时候,不是
行政处罚前,不是必须责令改正。如果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能改正的,行政机关可以在处罚前责令其改正;如果不能改正或者无法改正的,则可以适用其他的行政处罚措施。并且责令改正的处罚可以发生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的时候,不是必须事先改正。
参照执行不是必须执行。参照执行是指与法律文件适用对象相近的单位不再制定专门法律文件,而是要求相近单位参考该法律文件并仿照执行;而执行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我国行政处罚种类多、幅度大,执法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更需要行政机关严格、公正执法。而防范行政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不仅需要对执法行为进行严格规定,把“执法权”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还需要对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公布,把“执法权
是的。责令改正的本意是要求违法行为人有错必纠,任何一种违法行为,不管是否需要予以处罚,首先都要纠正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本质上是教育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不属于行政处罚。考虑到在行政处罚法制定前出台的法律、法规中,很多都有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期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处罚法定原则。 2、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受到行政处罚者的权利救济原则。
行政处罚必须遵循公正的原则。也就是说,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处罚法对公正原则的一个具体规定是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即“过罚相当”的原则。过罚相当的原则要求
只有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这句话是错误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只有法律可以设定。其他行政处罚是可以由当地法规来进行处罚的。
是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行政处罚必须公布。《行政处罚法》当中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同时还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