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3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有,主体和客体不同,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并且受贿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
我国新刑法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般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该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当事人没有受贿,即不定罪。一、有证据证明不存在受贿事实即不定罪:要想排除受贿罪的嫌疑,必须有证据证明受贿的事实不存在。如果受贿事实证据充足,能够证明受贿事实确实存在,并且已经达到受贿立
第一百六十三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
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11月5日联合公布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补充、修改了刑法罪名。规定包括取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由“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替代等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这一罪名,而是规定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这一罪名而言,行为人如果主观上具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
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渎职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
非法经营罪一般指的是违反国家的规定,并出现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