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触犯治安处罚法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猥亵罪只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违背男性女性或者儿童的意志,强制猥亵男性女性或者儿童,并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2、猥亵他人,是指对他人的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
误告他人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行为人对此不是故意的,只是检举失实,对此一般不采用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故意捏造事实去诬告陷害他人的,涉嫌诬告陷害罪,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可分为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
挑衅别人构成构成寻衅滋事罪,情况如下: 1、行为人故意挑衅做出寻衅滋事行为的,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就会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情节轻的,可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2、骂人挑衅滋事,没有造成恶劣影响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
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3、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4、客观方面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一般会包括: 1、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4、客观方面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有,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只能出故意构成。
我国《刑法》中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具体规定如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犯罪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社会秩序。这里提到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特别是指国家机关和人民组织的工作秩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 2、犯罪的客观方面,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