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0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经过调整后,变为5000元。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最高可以达到45%。属于以下范围内的公民的个人所得,需要应纳个税: 1、工资又或者是薪金;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又或者是经营的收益; 3、行为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又或者是承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三千五百元提高到五千元。工资范围在五千元以下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零。工资范围为五千元到八千元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三。如果工资范围在八千元到一万七千元之间的,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根据《中华人民
2020个人所得税新标准可以概括如下:首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五千元,也就是每年六万元。其次,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还需要减去专项扣除等项目。然后,应纳税所得额实行超额累进的计算方法,工资范围在五千至八千元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是百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经过调整后,变为5000元。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最高可以达到45%。属于以下范围内的公民的个人所得,需要应纳个税:1、工资又或者是薪金;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又或者是经营的收益;3、
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按照年度缴纳。 计算方法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计算项目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
经济补偿金个人所得税计算:经济补偿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经济补偿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
经济补偿金应当以税前工资为标准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