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4
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
监外执行的刑期是:如果是因为保外就医而适用监外执行的,那么刑期一般为保外就医的合理医疗期间。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果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于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能监外执行的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还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犯罪分子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其中保外就医是指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 2.犯罪分子生活不能自理
犯罪分子申请监外执行的,可以在以下情况之下向监狱机关提出申请: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等。
无期徒刑监外执行的期限的计算是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监外执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不需要经过判决,而是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对于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 适用监外执行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满足的条件包括: 1.犯罪分子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保外就
暂予监外执行到期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该罪犯的收监,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公
监外执行是对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一种特殊的执行方式,但死刑犯不能享有这一政策,一些罪犯由于身体原因需要住院治疗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监外执行也是一种刑罚,犯人在服刑期间会被剥夺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不能上班,具有指定的活动范围,若因为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