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特殊诉讼时效种类有几种: 1、短期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包括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等等; 2、长期诉讼时效,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 3、最长诉讼时效,国家规定为二十年。
1、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2、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三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二、环境公益诉讼目的具有特殊性。 三、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同时兼具补救功能。 四、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对象特殊。
1、提起行政诉讼期限有三种情况: a、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的案件,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或者当事人选择
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单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⒉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单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⒉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一、短期诉讼时效。下列时效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这类时效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短于一般诉讼时效的
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拆迁行政诉讼的处理方式如下: 1、被拆迁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 2、被拆迁人对市、县级
行政诉讼的主体一般是指,就实体争议依法参加到诉讼中来,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法律拟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就本质来说,诉讼主体通常是指,实体法上存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或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