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6
申请人遇到拆迁行为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针对不同的事由,被拆迁人作为原告的,可以采取起诉手段,运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人作为原告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或强制执行。
土地确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争议事项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双方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人民政府处理,由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3、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准备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土地合同纠纷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进行协商; 2、由第三者调解解决; 3、按照书面仲裁协议或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方式有: 1、与承包方沟通,自行和解; 2、也可以在第三方单位的组织下进行调解; 3、也可以由法院进行调解; 4、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土地流转程序是: (一)提出申请。 (二)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三)流转
村里土地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1、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双方当事人出示举证的材料和依据、工作人员现场调查材料和取证 4、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制作书面调解书 5、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者调节书送达前一方或者双方反悔的,土地管理部门及
相邻关系纠纷的处理: (一)首先,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由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 (二)其次,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当事人各方协商不成,调解失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诉请法院,请求法院依照法律程序来解决。
解决邻里纠纷的方式有: 1、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通过第三人的介入来调解,如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 3、报警处理,公安机关会实事求是并依据法律,客观公正解决问题; 4、去人民法院起诉,遇到实在协商且派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
在小区内发生纠纷,根据纠纷种类的不同,责任主体不同,纠纷发生后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可以申请社区居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纠纷可以先自行协商。未成功的,可以由人民政府处理。对人民政府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书后30内起诉法院;人民政府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作出处理决定后,对处理结果不服,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一,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由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第二,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对争议进行调解。 第三,在当事人各方无法协商或协商不成,调解失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诉请法院,请求法院依照法律程
当事人因土地问题发生纠纷的,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请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对政府的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