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30
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可以去外地,不得私自去外地。 需要迁居的,要提出申请,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外出有事的,需事先经县公安机关允许。缓刑考验期内未经考察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被判缓刑期间外出工作,为保证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与监管,应当逐级报请社区矫正机构审批,经该机构批准后可以由务工地的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继续监管,向该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告自己活动情况。
可以,但要及时进行报告。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但根据2020年7月1日生效施行的《社区矫正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是可以的,但是事先得到批准。根据我国刑法,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去外地。但要取得执行机关的批准才可以离开,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在取保候审之后必须要保证随传随到,不能妨碍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取保候审可以去外地,如果当事人确实有正当的必须要暂时离开居住地的情况的话,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批准,如果公安机关批准通过了,就可以暂时离开所居住的县
拘役犯刑期由公安机关执行,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 被判拘役,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在刑期执行期间,刑法还规定准许其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至二天。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一种刑罚。拘役的执行一般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的刑期在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根据《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根据《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